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拉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惠及三地民众?

2023/12/28 2:07:25发布45次查看
7月27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新华社发
“这次座谈会前,政协委员分两组赴港澳、广东实地调研,形成了这几点建议。”
“结合香港这几年发展的情况、面临的问题,我提三点意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几个深层次矛盾,建议从解决这几个深层次矛盾角度来组织规划和建设。”
7月27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16位全国政协委员、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门见山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建议。
南都记者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惠及三地已成与会人士共识,多位委员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一开局”就要尽可能让三地人民感受到便利。
请来16位最“懂”粤港澳的委员专家建言
受邀参会的15位全国政协委员中,有11位来自港澳。他们有的是香港立法会议员,有的是企业家,对粤港澳三地的情况都颇为了解。有的委员近年来甚至一直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而奔走呼吁。
另4位全国政协委员,则是直接从事涉港澳方面的工作。他们是: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原省长朱小丹,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耿惠昌,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主任裘援平,在广东工作多年的民盟中央常委、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
此外,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政府原参事梁桂全以专家学者身份受邀参会。他是国内较早提出“粤港澳自贸区”概念、呼吁三地融合发展的学者之一。早在十年前,梁桂全就提出了这一设想,并参与广东省组织的相关课题调研。
可以说,16位委员、学者,是最“懂得”粤港澳三地的实际情况、也最了解三地面临的现实问题。
“掐表”发言开门见山指问题提建议
按照座谈会议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有关情况后,即进入委员发言时间。有5位委员作预约发言,每人8分钟。其余10位委员则作现场自由发言,每人5分钟。
南都记者注意到,为确保每位与会人士都能各抒己见,会场内还专门设置了倒计时牌,“掐表”发言。
“建议借鉴欧盟消除各国进出口、出入境差异的经验,在南沙、横琴、前海、河套等地试行自贸区群协同发展先行先试机制,以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双向流动;建议设‘大湾区金融协商委员会’,配合区内金融产品日益多元化所衍生的监管及政策支持需要;建议三地联手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金’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银行’,为区内基建项目、创新产业等提供强大融资渠道……”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短短8分钟里提出11条建议,每一条都是一项具体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融合发展的举措。
其他委员也都有备而来,有的开门见山、直指问题,有的则是结合此前调研情况,梳理出几条建议连串抛出。
用改革开放新举措破题“全世界建设难度最大湾区”
座谈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在肯定粤港澳大湾区给三地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都谈到大湾区面临的现实难题。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湾区、两种不同制度、三种不同货币、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的现实。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用“全世界建设难度系数最大的湾区”来形容。
“三种货币如何在大湾区流通,如何高效便捷地进行贸易结算,如何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区域进行执法?不同于经济特区和自贸区,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相比,这些问题更加重要,更难解决,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屠海鸣直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座谈会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 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角认识大湾区建设,用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成就大湾区建设,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进大湾区建设,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整合优化三地优势,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与会委员们认为,通过体制机制层面的创新突破现实瓶颈,让粤港澳三地深入融合、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指出,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竣工或开通在即,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粤港澳三地发展释放“基建红利”。而未来,粤港澳如何进一步发展,则有赖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和探索。“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就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实际部署,在这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粤港澳三地都将扮演改革开放先行者角色。”
委 员 专 家 建 议
1
抓住要素流动这个“牛鼻子”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湾区、两种不同制度、三种不同货币、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的现实,如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流动,成为委员关注焦点。
结合此前在港澳和广东的调研,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原省长朱小丹表示,调研发现,粤港澳三地都希望改革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牵住“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优化配置”这个“牛鼻子”,在改革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直言:目前,香港居民在内地的经商、工作仍面临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港人在内地开银行账户、电话卡、信用支付都还存在一定门槛。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澳门特区政府行政会委员马有礼指出,对在大湾区投 资的境外企业而言,境外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需要创新的湾区内基本型资金流通模式,减轻港澳企业跨境融资负担。”马有礼还从人流、物流、资金流方面提出6点建议,并特别强调:要让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享受内地待遇,建议尽快确定《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作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的法定身份证件,并纳入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平台。
蔡冠深所提的建议,多数也与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相关:包括设立“大湾区金融协商委员会”,试行大湾区货运一体化报关、通关,三地联手在广东省内建立全球最大的货运枢纽;为需要在大湾区内长期跨境工作人士提供通关、居住、医疗、子女受教育等便利等等。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主任裘援平也建议:抓住要素便捷流动关键,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议以要素便捷流动为突破口集中攻关,倒推体制机制创新;可以试点先行,小范围安全试验,大范围高效推广;还要注重“以人为本”。
“粤港澳大湾区一开局就要尽量方便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强调。
2
湾区内实施个税优惠政策
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人才是根本。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耿惠昌认为:建议把吸引科技人才作为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同时要更加重视港澳地区专业人士在珠三角九市创业就业、生活便利等问题。
“创新之道还要看人的能力。要尽早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包括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为高端人才在大湾区工作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耿惠昌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应代表中国向世界要人才,“这样才能比肩世界其他湾区”。
朱鼎健对比了硅谷与香港的人才储备和就业数据:在硅谷的164万从业人员中,有42万人从事科技创新行业,占比是26%。而香港387万就业岗位中,只有3 .8万多是科技类,仅占1%。香港的8 .3万多名大学生中,也只有1%学的是与科技创新、计算机相关的学科。朱鼎健认为,将创新作为定位的粤港澳大湾区,延揽人才必须要有更高视角。
多位委员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世界高端人才“瓶颈”之一,是个人所得税。
据了解,正在修订中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调整了对境外人才的税收征管措施: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一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指出,如果这一措施付诸实施,一些港人在内地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将增加不少,可能影响到大湾区对境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建议在修法过程中对上述条款进一步研究。
李慧琼还建议,把前海和珠海横琴实行的港人港税政策推行到整个大湾区,两地有关部门在税务政策影响方面深入研究,鼓励年轻人把整个大湾区作为事业发展的舞台。
3
打通三地教育、职业资格互认
增强大湾区创业就业吸引力
作为长期在深港两地工作生活的“亲历者”,朱鼎健结合自身经历谈道:大湾区可以更多地推广“工作在深圳、生活在香港”等各种模式的“组合拳”,给外来人才提供联合就业平台以及更舒适的生活模式。
如何增强大湾区对年轻人创业就业的吸引力?
朱鼎健建议增强粤港澳三地间高校的交流和交换。“粤港澳大湾区有182所高校,但目前没有互动。能不能通过学分互认,在高校之间设立更多的‘2+2’、‘3+1’交换培养制或开设暑期班,让粤港澳年轻人有更多交流沟通,提升认同感。”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也谈到,大湾区在青年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学习方面,因教育制度及职业资质评价体系差异,导致非学位课程的互认与职业资格的对接等存在障碍,影响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就业方面,两地社会保险与税收制度不同,令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形成掣肘。创业方面,因内地香港在法律、金融、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差异,对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带来困难。”
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后,霍启刚建议:在教育方面,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交流服务中心,解决两地因教育系统差异带来的合作交流障碍;建立“大湾区高校联盟”,促进大湾区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化与交流全方位发展;在大湾区内逐步扩大对港澳私立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学历学位互认范围;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为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社会经济环境提供渠道。
就业方面,他建议降低就业壁垒,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专责小组”,统筹协调湾区内人才引进培训等事务;以“一卡通”的方式简化“港澳人员就业证”的办证流程;同时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资质的认证体系。
霍启刚还建议,完善港澳人士在湾区申请电子支付系统、开设银行账户等的“身份识别”制度。完善“社保与纳税”制度,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连通税网”,让在大湾区工作及居住超过183天并已缴付内地税款的港澳人士,在港可自动获得豁免入息部分的薪俸税。另外,可按香港税率在内地缴税。
此外,在创新方面,霍启刚则建议完善创新创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港澳青年创业创新提供更好法律环境。培育金融市场,吸引创业资金来大湾区提供金融服务;在政府服务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商会和专业团体、工商联与政协职能,为港澳团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拓宽人脉,帮助他们融入大湾区经济发展。放宽对港澳企业的投 资限制,简化港企的审批手续。
4
建立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
增强大湾区综合协调能力
在屠海鸣看来,上述问题的解决,更有赖于制度层面的设计。
“‘综合协调’这四个字是最难的。”屠海鸣加重了语气,他解释说: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四个中心”的背景下,货币流通、贸易结算等面临的情况都非常复杂。大湾区不同于过去建设的经济试验区、不同于经济特区、自贸区,与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相比,制度设计更加重要,影响力也更广泛。
他认为,经过有益尝试已有两个成功案例:一是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从法律层面解决了难题。二是香港和深圳共建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双方从政府层面探索了协调机制,实现港深两地优势对接。
屠海鸣建议,建立横跨四方的法律协调机制;还需要建立中央、省、市和特区互动的政府协调机制,加强粤港、粤澳、港澳三方横向协调力度;建立覆盖三个关税区的市场协调机制。应有税收、通关、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委员会统筹协调大湾区内的市场问题。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社会协调机制。
“与内地相比,港澳社会组织众多且非常活跃,在社会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政协组织为纽带,建立覆盖多领域的社会协调机制,加强互通交流,促进人心融通。”屠海鸣说。
5
社会组织、民间力量
鼓励加入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三地,医疗教育领域的合作,是一篇大文 章。”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政府原参事梁桂全谈到�...
拉萨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